美國政府近期宣布,將對進口藥品加徵新一輪關稅,引發醫界人士極大擔憂。若此舉成真,製藥成本上漲勢必導致售價提高,嚴重影響臺灣的全民健保體系,甚至可能讓一些藥品退出市場,造成「斷藥」風險。
衛福部長邱泰源12日回應稱:「我們絕對要準備好。若美國提高關稅,進口原料價格必然上漲,這將導致全球藥價調升。我們必須為健保和醫療體系提供更多資源,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 💬
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日前指出:「現行臺灣自美國進口的藥品關稅為零,但原料藥供應9成來自大陸,若美中貿易爭端加劇,原料藥面臨高關稅壓力,將使美國製藥成本暴增。這不僅會推高全球藥價,還可能迫使一些藥廠退出臺灣市場,造成嚴重的缺藥問題。
邱泰源進一步表示:「我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若美國提高關稅,進口原料價格上漲,出口到各國的藥品勢必跟著調升價格。衛福部將提供健保體系更多資源,確保民眾醫療權益不受影響。
此外,關於公開醫事人員月投保金額一事,健保署日前展開研議。若薪資未達每月最低工資2倍或1.5倍,可能不予特約。然而,醫改會研發組副組長吳奎彥認為,公開標準有助於追蹤資金流向,但應考慮職業、科別及地區差異。
洪子仁強調:「若一刀切的標準過高,將對偏鄉和中小型醫療機構造成極大壓力,可能迫使他們退出市場。」 💬
邱泰源回應稱:「我們會根據不同地區、職業與條件,進行更細緻的討論。確保醫護人員獲得合理待遇,同時保障人民健康權益,實現三贏局面。
隨著美國藥品關稅政策的調整,臺灣健保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未來將如何應對這場「斷藥風暴」?各界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