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曾被譽為全球槍械管制模范,然而,在實施嚴苛槍管政策整整三十年后,這個國家正悄然經歷一場“槍支革命”,局勢愈發緊張。
根據一份由槍支安全組織委托撰寫的報告披露,目前當地社區的持槍數量已攀升至400萬件,相較于2001年的220萬件,足足翻了一番。每周平均有超過兩千把新槍合法流入市場。
雖然澳大利亞的人口有所增長,但人均持有許可證的數量卻在下降,這意味著每個持證人現在平均擁有四把以上的槍支。
數據進一步顯示,在悉尼的新南威爾士州,有多達70多人的私人槍庫中藏有超過100支武器!
除了合法持有的槍械數量激增外,槍支盜竊事件也持續不斷。從2020年到2024年間,約9000把持牌槍支被盜,其中只有極少數被找回。
1996年的塔斯馬尼亞島慘案震驚世界——一名“獨狼”槍手在短短的半小時內射殺了35人。
這起事件觸發了時任總理霍華德迅速立法,推出史上最嚴格的控槍法案,使澳大利亞成為全球槍管最嚴厲的國家之一。
當時,霍華德堅定地表示:“我們向全國人民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我們的文化不是以暴力和槍支為主導的文化,而是和平與合作的社會。”
然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八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槍擊兇殺率已低于澳大利亞。
這不禁讓人質疑,過去的控槍措施是否還足以應對當下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