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發現,氣候變遷已開始改變花粉和孢子的產生與分布模式。研究表明,冬季霜凍提前融化、春季天氣轉暖促使植物及樹木開花提早,從而延長了花粉季。
這種變化對人們的健康影響不容小覷。近幾十年來,在工業化國家中越來越多的人出現過敏癥狀,包括流鼻涕、眼睛癢痛以及哮喘惡化等。
歐洲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空氣傳播性過敏癥,如哮喘,而兒童患病率高達40%。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至歐洲人口的一半。
法國過敏癥醫生聯盟主席費爾南德斯表示:“我們正面臨一場危機,因為過敏癥正在爆發式增長。以前過敏者可能只受俗稱的花粉癥困擾,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人可能會發展成哮喘病。”
除了氣候變化外,空氣污染也會增加人們對過敏原的敏感性,而入侵物種則在新地區蔓延,引發新一輪過敏問題。
- 2017年的一項研究預測,在未來幾十年內,歐洲豚草過敏病例將翻倍,受影響人數從3300萬增至7700萬。
- 研究人員指出,更高的花粉濃度以及更長的花粉季節可能會導致癥狀更加嚴重。
為應對這一挑戰,歐洲正在開發“AutoPollen”項目,該項目旨在提供關于花粉和真菌孢子分布的實時數據,幫助人們提前采取抗組胺藥物和其他防護措施。
- 例如,在2023年日本政府宣布一項計劃以應對大量雪松引起的過敏問題,其中包括砍伐雪松并用產生花粉較少的新樹種替換它們。
面對這場“過敏風暴”,全球必須緊急行動起來,才能保護人民的健康和未來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