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宣布對臺祭出32%的對等關稅後,各界關注這項舉措是否會影響到我國農業。農業部長陳駿季8日於行政院施政報告中指出,雖然臺灣農產品出口美國規模較小,但高關稅確實將衝擊部分大宗品種。
據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目前我國輸美農產品總值約8.9億美元。其中,蝴蝶蘭、毛豆、茶葉和吳郭魚等特定類別將受到較大影響。對此,他坦言:「我們擔心的是美國市場的萎縮,因為高關稅無疑會削弱當地消費者的購買力。」這意味著,未來臺灣農產品出口美國可能面臨更多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陳駿季強調,從貿易數據來看,我國是美國農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每年約有36.9億美元的交易額。因此,他認為高關稅將迫使美國農產進口商尋找新的市場解決方案。「如何避免美國農產品市場萎縮,成為他們當前最迫切的問題。」這意味著對雙方來講,此次貿易調整都可能帶來不小的衝擊。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農業部已經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方案,旨在從金融補助、產業轉型和市場開拓三個層面進行支援。具體來說,這些方案包括「農業貸款利率加碼補貼」、「強化外銷冷鏈系統」、「加速產業升級轉型」等六大措施,總計投入新臺幣約180億。陳駿季表示:「我們希望這些支持能夠幫助穩定我國農產品出口,並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
最後,陳駷季預告,2025年我國將繼續按照以往的規劃,每1至2年定期赴美採購大宗飼料(黃豆、小麥和玉米)。他強調:「目前我們沒有計畫調整這一重要採購計劃。」這表明即便面對貿易變局,臺灣農業部仍將維持穩定策略,以應對未來的市場挑戰。
隨著美國高關稅政策的實施,我國農產品出口面臨嚴峻考驗,但政府已準備好一系列支持措施,為農民和產業界提供有力保障。面對不確定性,臺灣農業將繼續尋求突破與發展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