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地在8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高溫天氣,一些地區溫度逼近40攝氏度,進入了危險的高溫區域。
為了防止中暑事件的發生,政府已要求企業采取防熱措施保護員工。今年6月梅雨季節結束前,氣溫就開始持續飆升。
- 東京市中心在6月份超過30攝氏度的日子多達13天;
- 進入7月后,連續21天的高溫超過了35攝氏度;
- 8月18日,東京府中市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9攝氏度,刷新了首都圈的歷史紀錄。
隨著氣溫不斷攀升,中暑病例也急劇增加。據消防局數據顯示:
- 從今年5月到7月底,因中暑被送往醫院的人數高達3萬6727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4倍;
- 8月首周的中暑患者更是達到了7578人,其中超過15%發生在工作場所。
這是一段引用內容,來自衛生部發布的報告:在過去的三年里,每年都有大約30名員工因高溫中暑死亡。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日本政府在6月份修訂了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強制企業實施防熱措施。這些新規要求企業在28至31攝氏度的高溫下不得讓工人連續工作超過一小時,并且必須建立完善的送醫機制。
建筑工人成為了重點保護對象。為了減少工人的暴曬時間,《日經新聞》報道稱九州地區的公司已開始安裝氣溫測量裝置,確保員工不會暴露在極端環境下。8月初,在糸島市縣道上進行污水管道整修的施工隊就記錄到了6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
面對防暑措施的新規定,日本各大建筑業紛紛加緊改善工作環境。例如大林組為所有工人配備了內置小風扇的工作服,并發放能檢測體溫異常的手腕表以確保員工健康安全。“在工地現場,每小時都會有廣播提醒休息。” 大林組建設事務所總經理星野彰宏說,“空調系統也設定了20攝氏度的標準溫度,以便提供有效的降溫效果。”
三重大學教授立花義裕在其著作《極端天氣未來預測》中警告稱,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日本在未來30年內可能會出現45攝氏度的高溫。他指出,由于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雖然海洋能夠儲存熱量而避免溫度過高,但水溫難以快速下降的特點會導致秋天也保持高溫。“將來我們可能不再有四季之分,只剩下夏天和冬天。”立花義裕表示。
這場極端天氣不僅考驗著人們的耐受力,還凸顯了防暑措施的重要性。面對未來的挑戰,每一個人都需要做好準備應對越來越頻繁的酷熱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