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錄以來最長壽的人類——法國的珍妮·卡爾芒,活到了驚人的122歲!然而,我們這些普通人能活到這個年紀的機會有多高呢?
根據周一發表在《自然衰老》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除非出現革命性的醫學突破,否則這種可能性極低。該研究分析了1990年至2019年間從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香港、日本、韓國、西班牙、瑞典和瑞士等地收集的出生時預期壽命數據,并包括美國的數據(盡管美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較低)。
研究人員發現,在此期間,所有地區的平均預期壽命都有所增加,但增長速度已經開始放緩。唯一例外是香港,那里的預期壽命持續上升且沒有減速跡象。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延長了幾十年,但現在似乎接近了一個極限。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教授S·杰伊·奧爾尚斯基表示:“我們現在能活多久,未來也差不多是這樣。”他預測,人類最高預期壽命可能在87歲左右——男性約為84歲,女性約為90歲——一些國家已經接近這個平均值。
20世紀,在清潔飲用水和抗生素等創新的推動下,人們的平均壽命顯著提高。一些科學家曾樂觀地認為,隨著癌癥、心臟病和其他常見死因的更好治療方法被發現,這一趨勢將繼續下去。著名人口統計學家詹姆斯·沃佩爾甚至預測,21世紀出生的大多數孩子將活到100歲。
然而,這項新研究表明情況并非如此。研究者發現,在他們分析的地方,百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并未提高,人們的死亡年齡反而集中在了一個更窄的時間范圍內。
奧爾尚斯基長期以來一直反對“預期壽命將永遠穩步攀升”的觀點。他在1990年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論文中提出了一個理論:人類已經接近平均預期壽命的極限。30多年后,他聲稱新研究提供了確鑿的數據支持他的最初假設——即使那些與他打賭的人也認為有道理。
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生物學教授史蒂芬·奧斯塔德曾與奧爾尚斯基打過賭,認為今天活著的人可以活到150歲。如今,奧斯塔德表示奧爾尚斯基的研究“非常出色”,并承認其“無可置疑地證明”預期壽命的增長已經放緩。
紐約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遺傳學教授揚·維吉也研究過人類壽命的極限,并稱奧爾尚斯基的研究“做得很好”。他說:“他一直被視為悲觀主義者,但我認為這也是現實。”
- 即使消除了所有50歲以下的死亡,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峰值也只會增加一年。
- 男性只增加一年半。
“我們可以通過醫學進步來延長一些生存時間”,奧爾尚斯基說,“但是要消除衰老本身造成的損害,則需要更根本性的突破。”
盡管并非所有人都同意這種悲觀的看法。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的科學主任路易吉·費魯奇博士認為,如果維持現狀,不太可能看到壽命大幅延長期。但他表示加大預防性健康投資可以推遲疾病發作時間,從而“減少生物老化帶來的傷害”。
蒙特利爾大學人口學副教授納丁·烏萊特則對研究提出質疑,她認為平均預期壽命有時會誤導人,因為它受到早期死亡的顯著影響。相反,她建議關注大多數人的實際死亡年齡——即所謂的模態死亡年。
奧爾尚斯基認為唯一可能從根本上延長預期壽命的方法是開發出延緩衰老過程的干預措施。盡管如此,他對此表示樂觀。而奧斯塔德也相信抗衰老醫學的潛力,并堅持自己對今天活著的人可以活到150歲的賭注,因為他的賭注一直建立在“針對衰老過程本身的突破”之上。
人類壽命是否已接近極限?這場關于長壽的終極辯論仍在繼續,科學家們各執一詞。未來幾十年內,醫學進步能否打破現有記錄,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