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公司在上周五美股收盤后宣布,由于美國財政赤字持續擴大和聯邦債務負擔不斷加重,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最高的“Aaa”降至“一級”,即“Aa1”。這一降級意味著美國失去了最后一個最高信用評級的榮譽。此前,標普全球和惠譽分別在2011年和2023年下調過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
盡管市場對此消息反應強烈,華素梅農卻認為,這并非突如其來的噩耗。“過去幾個月甚至幾年來,市場已經對這些風險進行了廣泛討論。”他解釋道。因此,雖然短期內可能會出現一些波動,但長期來看,股市通常會迅速恢復穩定。
例如,在2011年美國失去AAA評級后,盡管市場在初期受到一定沖擊,但在三到六個月內便收復失地。
華素梅農進一步指出,這次降級可能會加劇全球投資者對“美國特殊性”衰退的擔憂。“這可能使非美資產對全球股票投資者更具吸引力。”他補充道。許多投資者已經開始從美國股市轉向歐洲和亞洲市場尋求避風港。
Roundhill Investments總裁馬薩也認為,此次評級下調的影響或許沒有預期中那么嚴重。“與2011年不同的是,這次降級發生在市場已經對財政赤字風險保持警惕的情況下。”他說。
Truist Advisory Services聯席投資長萊納則表示:“雖然這不會改變游戲規則,但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適當的獲利回吐借口。”他補充說,“這確實凸顯了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大預算赤字的可能性。”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華素梅農建議投資者采取多元化策略來應對。“鑒于美國貿易、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波動性以及特朗普政府反復無常的言論,波動性仍將持續存在。”他說。他鼓勵通過美元成本平均法管理風險,并強調高質量投資級債券的重要性。
- 我們看好歐洲和除日本以外亞洲地區的股市表現,如中國大陸、香港和新加坡。
- 建議投資者關注短期(1年-3年)和中期(3年-7年)的投資級債券,以抵御未來的利率波動。
總之,盡管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引發市場動蕩,但專家們普遍認為這不會造成長期的恐慌。相反,它可能會促使全球投資者重新審視他們的投資組合,并尋找更具吸引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