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零售巨擘塔吉特(Target)因貿易戰帶來的高額進口稅而陷入困境,公司不僅大幅下調了全年業績預期,還面臨著來自股東和消費者的強烈反對。在這場全球貿易大戰中,塔吉特似乎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截至今年五月的三個月內,塔吉特的銷售額急劇下滑了5.7%,遠低于市場預期。這一跌幅不僅反映了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影響,還凸顯出公司在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DEI)政策上的爭議。
面對日益嚴峻的貿易環境,塔吉特執行長布賴恩·康奈爾在公布業績時坦言:“我們正在努力減少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并增加美國本土采購的比例。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必須提高價格。”他強調,“這是我們最后的手段。
不同于其競爭對手沃爾瑪主要銷售食品雜貨等必需品,塔吉特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非必需消費品,如家具和美容產品。這些商品多數來自中國,并且占公司自有品牌產品的30%。
面對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塔吉特首席商務官里克·戈麥斯表示:“我們正在積極尋求與中國以外地區的供應商合作,以降低關稅風險。”盡管如此,分析人士指出,提高進口稅對該公司商品的影響仍將是巨大的挑戰。
今年初,塔吉特宣布終止其DEI政策目標,這一決定立即引發了公司內部和外部的強烈反對。此外,一些股東還起訴了公司,指控其隱瞞與DEI政策相關的信息,導致股票價格下跌。
隨著美國政府繼續推進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塔吉特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該公司預計今年銷售額可能出現低個位數下滑,這比之前預測的增長1%要糟糕得多。與此同時,布賴恩·康奈爾表示:“雖然我們正在努力解決問題,但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
這一系列事件不僅考驗著塔吉特的應對能力,也折射出全球貿易環境變化給零售行業帶來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