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起山域事故頻繁發生,讓民眾深刻體會到安全自負觀念的重要性。這些意外事件不僅動用了大量搜救資源,還引發了各界對登山活動管理的熱議。
內政部為了確保登山者的安全,已經研擬「國家公園入山管理及山域救援精進作為」,並提報行政院進行跨部門協商,以期訂定相關規範與罰則。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13年為止,違反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案件共有195件,裁罰金額高達新臺幣201萬餘元;而違反國家公園法登山相關規定的案件則有781件,罰款總額為159萬8100元。這些數字背後,隱藏著一個個悲慘的故事,提醒我們山域活動中的風險不容小覷。
近期發生的多起山域事故中,不少都是因為民眾對天候變化輕忽、自身準備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更有甚者,一些人違規紮營或擅自改變行進路線,這些行為不僅增加了自身的危險性,還浪費了社會資源。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與消防署緊急聯手研擬新的管理措施,旨在提升國人的登山素養及對山林環境的認識。
由於登山活動、山域管理、山難救助涉及多個部門,包括教育部體育署、交通部觀光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等。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於今年3月積極召開兩場「山域活動一致性規範研商會議」,邀請跨部門機關、登山社團及專家學者共同討論,以期形成全國一致性的管理規範。
與會人士普遍認為應建立一套完整的山域活動管理機制,涵蓋使用者付費機制、搜救勤務派遣、登山保險等多方面議題。這些措施將被提報行政院進行跨部門會議研商,力求完善整體登山活動及山域管理機制。
為了進一步提升入園安全,國家公園署開發了一款手機APP,功能包括推播最新天候資訊、步道地圖及報平安等。該應用程式還能即時推送園區氣象和地震避難資訊,並投放登山安全教育知識圖卡。
此外,它可定時自動回傳登山者座標至守護平臺,在發生事故時根據最近坐標提高救援效率。
針對任意變更路線、違規紮營等行為,內政部將最重予以3年禁止入園申請的處罰措施,以此落實「負責任登山」的理念,減少山域意外事件的發生。
國家公園署還將持續強化入山入園管理服務措施,開發更多功能以保護登山者安全。
最後,內政部再次強調,山林開放是全民親近自然的重要政策,但「開放不等於放任」。每一個愛好戶外活動的人都應該秉持尊重自然、珍惜生命的態度來進行負責任的山域活動。
因此,登山前務必詳細規劃行程、評估安全風險、備妥裝備並詳實登錄入山資訊,與留守人保持聯繫,共同創造負責任的優質登山體驗。
這是一場關於生命和自然的戰役,讓我們攜手共進,為每一次攀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