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中國的產量占比已經超過70%。這不僅在價格上優勢明顯,在技術方面也遙遙領先美國。
今年春天,兩家中國大型企業宣布了一項電池技術的突破——五分鐘快充技術,這意味著電動車只需充電五分鐘就能行駛數百公里!《InsideEVs》雜志主編派翠克·喬治親身體驗了比亞迪的新款快充汽車后表示:“中國的車型幾乎比世界其他地區領先一兩代。”
這項技術將極大緩解“里程焦慮”,即電動車車主擔心續航能力不足的問題。一旦廣泛分布的充電設施普及,與加油時間相當的充電時長將大大提升電動車的吸引力。
比亞迪的快充系統需要兩個條件:一輛能夠快速充電的汽車和一個可以提供匹配功率的充電樁。目前,比亞迪研發出峰值充電功率達1000千瓦(即1兆瓦)的電池,而美國市場上大多數電動車的峰值充電功率都在400千瓦或以下。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充電基礎設施負責人萊恩·費希爾表示:“這是一次巨大的飛躍,幾乎是行業內其他產品的三倍。”此外,比亞迪在華售價約為26萬元人民幣的新車型也遠低于特斯拉Cybertruck在美國市場的起售價7萬美元(約50萬元人民幣)。
比亞迪計劃在中國建設4000個“兆瓦級閃充站”,以支持其新車。相比之下,在美國,由于政府對電動車充電站的重視程度不及中國,這導致了高功率充電設施部署速度較慢。
川普總統及其前任對中國電動汽車和其他產品征收高額關稅,使得在美國銷售的中國品牌汽車寥寥無幾。此外,目前尚不清楚拜登時代的政策變化將如何影響美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例如,新電動車購買者可享受的7500美元稅收減免將于下月到期。
上海咨詢公司Automobility Limited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羅威表示:“如果缺乏支持從內燃機向新能源轉型的政策,國內汽車公司將不會有動力在電動車上大量投資。”他認為,中國如今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其在充電網絡上的前期巨額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