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這個經常被標籤為“暴力”與“專制”的靈長類動物,竟然在困難時刻會互相安慰——這項驚人的發現改變了我們對牠們的刻板印象。
根據杜倫大學的研究人員最新研究顯示,儘管黑猩猩常被認為是野蠻之王,但其行為模式與倭黑猩猩(另一種靈長類動物)有著出人意料的相似性。倭黑猩猩一直以來都被譽為更具同情心和關懷他人的動物。
研究團隊耗時1,400小時進行觀察,專注於兩個物種在面對打鬥等痛苦情景時的反應。結果發現,無論是黑猩猩還是倭黑猩猩,在個體遭遇困難時都會表現出安慰行為,包括擁抱、牽手和觸摸。
研究還揭示了一個有趣現象:年長的類人猿通常比年輕的更不願意提供安慰。對於倭黑猩猩來說,最有可能進行安慰的是年輕成員;而對黑猩猩而言,親密社會夥伴之間的安慰行為則較為頻繁。這表明,與人類一樣,靈長類動物在面對同伴痛苦時會以不同的方式展現同理心。
首席研究員傑克·布魯克博士表示:“我們長期以來認為倭黑猩猩是充滿同情心的猿類,而黑猩猩則被視為暴力、專制的存在。然而,實際上兩者都同樣可能互相安慰。”
杜倫大學的研究人員強調,這項研究是首次直接比較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在尋求安慰方面的行為模式。
該研究對象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Lola ya Bonobo保護區的40隻倭黑猩猩以及尚比亞Chimfunshi野生動物孤兒院的50隻黑猩猩。研究資金則來自鄧普頓世界慈善基金會的支持。
杜倫大學表示,這些發現有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人類社會行為進化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