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前宣布對多國徵收高額關稅,但臺灣時間10日凌晨宣佈暫停執行90天,並將此期間定為協商進行期。昨夜(11日),臺美雙方代表團已展開視訊會議,正式進入交涉階段。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表示,這場緊張的談判過程中,美方特別在意臺灣是否淪為中國產品轉口地——「洗產地」問題。為了捍衛本土產業權益,政府向業界明確宣示:從臺灣出口的商品絕不允許有 「MIC」(Made in China) 標籤。
卓榮泰強調,政府已設定若干標準來評估不同關稅稅率的影響。然而,當川普總統宣布對我國徵收32%的關稅時,遠超原先預設範圍,因此需重新調整策略和方案。行政院已提出 「9大面向、20項措施」 的支持計畫,總計880億臺幣。
卓榮泰提到,在協商期間,政府將更加頻繁地與產業界交流,了解實際需求並做出適度調整,確保各項協助措施能更全面周延。此外,賴清德總統亦指示勞動部提出150億的「安定就業」方案,以保障勞工權益。
- 「洗產地」:指將中國製造的商品偽裝成臺灣或其他國家生產的商品出口,以規避關稅或市場限制。
- 「9大面向、20項措施」:政府提出的全面支持產業發展的策略方案。
針對外界質疑880億元預算是否足夠或政府是否大撒幣的批評,卓榮泰堅定地表示,此舉是為了積極應對國際經濟局勢變化的必要措施。他強調,未來將提出特別條例及編列特別預算,以確保政策能順利執行。
最後,卓榮泰呼籲各界支持政府提出的相關法案與預算,共同面對當前難關。「我們必須團結一致,才能在這波全球貿易風暴中穩紮穩打,為國家和產業創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