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這場舉世聞名、歷時九天八夜的宗教盛事於4日晚間10時45分正式啟程,全程徒步約<b>340公里</b>,途經臺中、彰化、雲林等地。數百萬人次參與其中,不僅見證了深厚的文化凝聚力,也體現了信徒們對媽祖信仰的熱忱。</p>
<p>然而,在過去幾年的遶境過程中,沿途隨處可見寶特瓶、免洗餐具和焚燒紙錢等垃圾,嚴重影響環境品質,引發環保團體的強烈批評。面對這些挑戰,2025年的大甲媽祖遶境將迎來一次重大的轉變。</p>
<p>為改善環境問題,環境部與大甲鎮瀾宮攜手合作,在今年的遶境期間推出「媽祖遶境・臺灣乾淨」環保宣導活動。現場設立六大主題攤位,倡導綠色行動,包括使用循環杯、自備容器換取雞蛋糕,以及提倡三燒新紙錢等創新環保祭祀方式,並展示低碳應用如環保禮炮車。</p>
<blockquote>
環境部長彭啟明親臨現場表示,落實環保從「改變人心」開始。他強調宗教與文化的影響力可以大大提升環保意識和行動力,並呼籲信眾在遶境過程中自備餐具、重複使用資源、減少一次性塑膠用品的使用,將環保融入日常生活中,讓媽祖遶境成為信仰與環境共融的典範。
</blockquote>
<p>此外,活動現場還設有環保奉茶站和環境即時通資訊展示區,提供趣味問答和闖關互動,吸引民眾積極參與。鼓勵信眾自帶環保餐具或現場租借循環容器,希望透過實際行動推廣減塑、減少浪費等綠色生活習慣,讓信仰之旅成為實踐環保的契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