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2002)是被鋼鐵耽誤的紀念品公司!」前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曾這樣自嘲。多年以來,中鋼在股東會紀念品上的用心,早已成為各大上市櫃公司的標竿。每年三月底,隨著各家上市公司陸續公布股東會細節,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內部人士發現,各家公司對股東會紀念品的態度大相徑庭:有的只求安全下樁、有的則暗藏董座的心思。
近年來,上市櫃公司除以自家商品作為贈品外,大多選擇實用性商品為主,如鍋碗瓢盆、米麵油鹽及香皂等。此外,超商商品卡也成為常見的紀念品選項,面額從35元到100元不等。
隨著2020年盤中零股交易制度上路,更多年輕人和小資族加入戰局。一年一度的紀念品旺季,成為小股東變粉絲、或粉絲變小股東的新一輪行銷大戲!
近期最受注目的紀念品新秀包括大魯閣(1432),持一股即可獲800元消費抵用券及每月買一送一活動,甚至還有機會抽獎看美國大聯盟比賽;愛爾達-創(8487)則因為奧運、棒球賽轉播熱潮,發放「Taiwan GO應援毛巾」,零股也能領取。董事長陳怡君直言:「我們就是要歡迎粉絲成為股東,一起打造運動經濟!」
寬宏藝術(6596)今年除了配息7元外,還宣布保留160張江蕙2025年演唱會門票供持有1000股以上的股東搶購。此外,臺積電(2330)雖然沒有發放紀念品,但其二哥聯電(2303)近年積極搶攻可愛風,從SNOOPY到角落小夥伴,再到今年的貓咪鋼珠筆,在二手市場上大受歡迎。
群創(3481)董事長洪進揚笑著說:「我們很務實!今年送的米比競爭對手多!」而中鋼(2002)從自家產品延伸開發紀念品,如鈦杯、黑熊起子工具組等,成功創造話題。員工透露,董事長一直要求產品具有附加價值。
有些公司則因財務限制而選擇超商點數作為紀念品,避免接小股東的抱怨電話。這些背後故事,讓臺股「紀念品大戰」不僅是一場創意與實力的較勁,更成為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的情感紐帶。
從實用到創意,從傳統到新興,每年度的股東會紀念品風雲再起。而這些小小禮物背後的故事,不僅讓投資人感受到公司的用心,也見證了臺股市場的多元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