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紹興市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事件。一名化名為小陳的當地男子出售一枚二手勞力士手表,交易金額高達人民幣37.5萬元(約新臺幣166萬元)。然而,這筆巨款到賬不久后,他的銀行卡就被銀行凍結了。
綜合陸媒報道,小陳回憶稱,他通過網絡平臺發布了出售二手勞力士手表的信息,并最終以37.5萬元的價格成交。買家是一名年輕男子,在線下交易完成后直接通過銀行轉賬支付了全部款項。然而,就在交易完成后的幾天內,警方突然通知他這筆錢可能涉及詐騙案件,并凍結了他的銀行卡。
目前,小陳已向警方提供相關資料,試圖證明自己并非詐騙案的參與者。他表示自己只是普通賣主,完全不知情這筆款額涉及違法活動。“我只是想賣掉我的手表,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麻煩。”他說,“我希望能夠盡快解除銀行卡凍結,恢復正常生活。”
近年來,此類案件屢見不鮮。深圳楊女士在出售一枚價值14.8萬元的勞力士手表后,也遭遇了銀行卡被凍結的情況,并且一度被視為“網上逃犯”。溫州張女士同樣因為類似原因被迫退還贓款,盡管警方已經排除其嫌疑,但事件依然對她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
專家指出,在奢侈品交易中存在較高的洗錢風險。許多詐騙分子利用二手交易的匿名性,將贓款轉移至賣家賬戶。“因此,賣方在交易過程中必須保持高度警覺。”一位金融安全專家表示,“盡量保存交易記錄和溝通憑證,并核實買家信息。”
面對日益猖獗的網絡詐騙手段,普通人如何保護自己?這起案件再次敲響了警鐘。希望廣大消費者能夠提高警惕,在享受便捷的同時避免不必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