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全球電腦晶片巨頭英偉達再度成為中美貿易和技術緊張局勢的焦點。美國對其晶片實施新的出口管制後,執行長黃仁勳飛往北京,與中國高級官員進行會面。
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公司在獲得許可證前不得將其 H20 人工智慧晶片出口到中國,美商務部表示此舉旨在維護「國家和經濟安全」。聯邦官員已告知英偉達該要求將在「無限期的未來」中有效。
那麼為什麼英偉達在中美爭奪人工智慧霸主地位的戰役中如此關鍵?這家公司的晶片對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進步至關重要,能夠根據使用者提示創建新內容,如 ChatGPT。近年來,全球對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激增,使得英偉達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
由於其技術的重要性,美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密切關注英偉達與中國之間的合作關係。華盛頓希望新的出口管制能夠減緩中國先進人工智慧晶片的開發,特別是軍事用途,並確保在與北京的人工智慧競爭中佔據優勢。
事實上,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對向中國出售晶片進行限制。2022年,拜登政府就對高端半導體出口實施了單獨的管制措施,而Nvidia的H100 晶片早已被禁止在中國銷售。
然而,新興的中國生成式人工智慧公司DeepSeek近期崛起引發美國新的擔憂。這些公司仍有未完成的訂單,但由於新限制措施沒有寬限期,英偉達預計將因無法履行訂單而遭受55億美元(41.5億英鎊)的損失。
經濟學人智庫駐北京高級分析師 Chim Lee 表示:“中國公司如華為正在開發替代人工智慧晶片,雖然目前還不如英偉達,但美國的限制可能會促使中國專注於開發更好的晶片。”李先生補充道,“這將對中國的人工智慧領域帶來挑戰,但不會大幅減緩其發展和部署。
中國是英偉達的重要市場,去年該國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 13%,仍遠低於美國的近一半。黃仁勳此次訪華被視為在面對最新限制的情況下,為鞏固其在華業務而做出的努力。
- 黃之鋒在北京會見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時表示,他希望「繼續與中國合作」。
-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商務部副部長何立峰告訴黃先生,“中國市場投資和消費潛力巨大”。
- 根據上海市政府的聲明,黃光裕週五在與上海市長會談時表示,他致力於開拓中國市場。
這些管控措施是華盛頓更廣泛目標的一部分,旨在降低先進技術供應鏈從中國轉移的風險,並將更多半導體生產帶回美國。英偉達本周宣布計劃在美國建立價值高達 5,000 億美元的人工智慧伺服器,而臺積電也在亞利桑那州額外投資1,000億美元建設先進製造設施。
法國外貿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加里·吳向BBC表示:“最新發展表明,全球技術正日益分化為‘兩大體系’,一個由美國主導,另一個由中國主導。科技將不再那麼全球化,而且會受到更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