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全球經濟風暴將日本夾在中美之間,進退維谷。
過去二十年裡,美中兩國交替佔據日本出口目的地榜首,其他國家遠遜一籌。如今,川普總統試圖拉攏美國貿易夥伴反制中國,而中國則威脅那些響應號召的國家,日本被捲入這場風暴中心。
川普政府選中日本參加上週首次面對面關稅談判,威脅對數十個國家徵收「對等關稅」。根據政府官員表示,若實施,日本將面臨24%的關稅,經濟危機迫在眉睫!
這並非日本首次捲入中美貿易戰。過去十年來,隨著兩大經濟巨頭之間緊張局勢加劇,日本始終被夾在中間。
「與中國脫鉤」是不可能的,消費者購買大量中國商品,企業嚴重依賴供應鏈,短期內幾乎無法採取任何措施幫助美國孤立中國。
川普政府官員表示,他們目標與貿易夥伴達成符合美國政策協議,旨在對抗中國及所謂「經濟脅迫」。日本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負責與日本進行關稅談判。
中國則警告其他國家,不要為了緩和美國關稅而限制與中國的貿易,並承諾對這樣做的國家進行報復。「為一己私利損害他人利益是與虎謀皮,最終只能兩頭落空。」
作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日本能否在美中相互提高關稅超過100%的情況下維持與它們的貿易關係,將對其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 面對人口減少,日本企業迫切需要向海外市場擴張。
- 然而,尋找中國以外替代市場困難重重。
- 美國威脅徵收24%關稅,將嚴重影響日本經濟增長和國內產業。
自2010年以來,日本開始規避對中國依賴,當年中國政府為爭取領土讓步,對出口至日本的關鍵稀土金屬實施禁運。作為回應,日本將原材料及其他關鍵商品供應鏈多樣化作為政策目標核心原則。
近年來,日本鼓勵製造商將生產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或日本,並向美國進行大量投資以支援華盛頓「友岸外包」倡議。然而,在對電動汽車等中國產品徵收高額關稅時,日本官員卻採取不同做法,向中國汽車製造商提供與其他所有電池驅動車生產商相同補貼。
「我們不能把所有東西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上個月,中日韓高級外交官在東京會晤,承諾促進三國之間合作。然而,各方對此信息持不同態度:
- 中國官方媒體稱三方同意共同應對美國關稅。
- 韓國則表示該信息被誇大。
- 而東京則否認進行過相關討論。
這場全球經濟風暴中,日本如何平衡與中美關係,將成為未來幾年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