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以低成本、高效能的AI模型震撼業界,成功打破技術壟斷,為全球AI產業及資本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這一突破不僅推動了AI技術的快速普及,也攪動了中美科技競爭的棋局。消息一出,美國科技股瞬間震蕩,然而市場很快發現,美國科技巨頭并未退縮,反而積極與DeepSeek合作,將其開源模型整合至云端服務中,以提升收入并強化市場競爭力。
事實上,AI模型的成本下降趨勢早已不可逆轉。近兩年來,AI模型的訓練和推理成本已降低約80%,而DeepSeek激進的定價策略只是加速了這一過程。不僅打破了OpenAI等巨頭的價格壟斷,還催生了大量的開源模型,降低了AI技術的應用門檻,加快了普及速度。
DeepSeek的崛起,在某種程度上是美國對中國內地AI芯片出口管制的反作用力。中國科技企業在限制下被迫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技術路徑,最終造就了強大的競爭對手——深度求索。
面對挑戰,美國科技巨頭并未削減支出,而是持續擴大資本投入,力求保持技術領先地位,并通過擁抱開源技術來維持市場主導權。另一方面,DeepSeek的成功為中國內地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市場期待中國內地政府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政策,加速AI技術的發展,以推動整體產業升級。
隨著AI模型需求的擴張,全球半導體行業也將迎來利好。例如,臺積電等晶圓代工廠有望受益于定制化AI芯片需求的增長,持續鞏固其在全球的地位。臺灣完整的AI供應鏈從上游芯片設計到下游封裝測試,在這場AI革命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原本由美國科技巨頭主導的AI賽道,游戲規則已被深度求索徹底改變。科技巨頭不再能單靠技術壟斷維持優勢,必須擁抱開源文化,加快創新迭代速度。這種競爭不僅推動整體技術進步,還將使AI應用像電力一樣普及至各行各業,創造新的行業機會。
DeepSeek的開源模式大幅降低了競爭門檻,讓全球開發者都能參與技術改進,形成正向循環,進而加速AI普及,并可能催生更多創新應用,推動全球AI生態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