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多的漫長談判,搜索巨頭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星期二(3月18日)終于以天價320億美元(約427億新元)全現金交易,成功拿下以色列網絡安全初創公司Wiz。這不僅是Alphabet有史以來的最大宗收購案,也是今年迄今為止美國企業界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
去年夏天,Alphabet曾試圖以接近2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Wiz,但因監管障礙等問題導致談判破裂。如今,Alphabet不惜加價40%來完成這筆交易,可見其對Wiz的迫切需求和信心。然而,這一高價也引發了市場的擔憂,使得Alphabet股價在宣布收購當天出現下滑。
據路透社報道,為了確保交易順利進行,如果最終無法完成這項交易,Alphabet將面臨超過32億美元的“分手費”。這筆巨額費用是美國乃至全球并購歷史上最高的之一。這表明Alphabet對成功拿下Wiz充滿信心,并愿意為此付出高昂代價。
當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政府對于大型科技公司的收購案進行嚴格審查已經成為常態,而此次交易更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測試案例。盡管面對復雜的政治環境和監管挑戰,Alphabet仍然決定支付如此高的價格并接受高額分手費,顯示出其對這項交易通過白宮審查的樂觀態度。
市場上的各大銀行與企業高管都在密切關注這一收購案的發展動態,希望借此了解特朗普政府對于大型科技公司并購的態度。如果Alphabet最終成功完成此次收購,這將為IPO和并購市場帶來積極信號,并可能預示著未來監管政策的變化。
Wiz是一家專注于提供云端電腦網絡安全軟件的公司,在紐約設有總部,并在美國和以色列都擁有辦事處。據該公司網站介紹,其客戶包括亞馬遜、微軟、摩根士丹利、寶馬以及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等多家大型企業。此次收購將顯著增強谷歌的安全功能,并幫助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贏得更多云端服務客戶。
此前Alphabet的最大收購案是在2012年以125億美元的價格購入摩托羅拉移動,其他重要交易還包括2021年的Fitbit(21億美元)和2014年的Nest Labs(32億美元)。谷歌還曾收購了YouTube、DoubleClick、Looker以及Waze等多家知名企業。
此外,在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方面,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公司年度技術大會(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上宣布,未來四年里集團將把供應鏈從亞洲轉移到美國,并投入數千億美元用于芯片和其他電子產品的生產。
黃仁勛預計在未來四年內采購總額可達5000億美元,并認為這能夠為美國制造業創造數千億美元的經濟價值。他指出,英偉達現在可以通過臺積電和富士康等供應商在美國本土生產旗下最新系統與產品。
盡管看到來自中國競爭對手華為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大,黃仁勛仍然相信特朗普政府可以加速推動美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并為該行業創造有利條件。他強調,“我們現在知道我們可以在美國制造我們需要的東西”,并表示公司已經具備足夠且多樣化的供應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