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昨日承諾,若在下個月的大選中勝出,將投資12億澳元(約5.8億英鎊)建立關鍵礦產戰略儲備。這一舉措旨在應對中國近期對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
稀土元素由17種獨特的化學元素組成,因其極難提取和提煉而得名。例如釤(Dysprosium)和鋱(Terbium),這些稀有資源對於製造電動車、先進武器系統等未來技術至關重要。
阿爾巴尼斯提出的儲備方案涵蓋稀土及其他關鍵礦物,如鋰和鈷,澳洲在這些領域的開採量位居全球首位。然而,中國佔據了約90%的世界稀土提煉市場,這讓西方政府深感不安。
北京方面表示,限制出口是對川普關稅政策的回應。但專家指出,美國和歐盟長期以來未能重視稀土的重要性,導致中國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中心,如今已牢牢掌控著市場命脈。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過去四年間,美國約75%的稀土進口來自中國。西澳大利亞珀斯鐵礦石研究主管菲利普·基爾希萊希納(Philip Kirchlechner)告訴BBC,這是西方國家的一大“失誤”。
作為“未來澳洲製造”計畫的一部分,澳洲正在投資稀土提煉技術,希望利用其豐富的礦產資源推動綠色能源轉型。阿拉弗拉稀土公司和萊納斯稀土公司已分別獲得巨額融資,在西澳大利亞建設首個大型稀土開採和加工設施。
雖然澳洲正試圖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分析人士認為,這將是一個長期過程。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ía-Herrero)指出,阿爾巴尼斯的新計劃更為複雜,旨在利用澳洲資源在經濟緊張時期穩定全球市場價格。
然而,她也警告稱,中國在全球稀土加工領域仍具決定性影響力。如果澳洲欲在未來的能源和科技競賽中佔據有利地位,則必須解決煉油業等薄弱環節。
隨著全球貿易局勢日益緊張,澳總理阿爾巴尼斯的新計劃能否為澳洲及其盟友帶來新的希望與機遇?這將是接下來幾個月乃至幾年裡最重要的觀察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