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它們儲存著數十億噸的碳,對減緩氣候變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要準確測量這些龐大森林中的碳儲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就在週二,歐洲航天局(ESA)成功發射了首顆衛星——被親切稱為「太空傘」,這顆衛星將揭示雨林深處的秘密,并幫助科學家更全面地了解這些珍貴的綠色寶藏在氣候變遷中扮演的角色。這次任務的目標是精確測量亞馬遜、剛果和印尼森林中的碳儲量。
該火箭從歐洲航天局位于法屬圭亞那的庫魯發射中心升空,飛越了神秘莫測的亞馬遜雨林——它將成為這顆衛星的主要研究對象之一。「太空傘」擁有直徑12米的巨大天線,能夠深入森林內部進行雷達探測。英國國家地球觀測中心主任約翰·雷梅迪奧斯教授表示:“我們真的想探究這些森林,現在我們可以真正地觀察它們的內部。”
該衛星使用P波段雷達技術,可以穿透濃密的樹冠,揭示樹干和樹枝的真實情況。“這就像用X光掃描整個熱帶雨林!”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遙感教授馬特·迪士尼解釋道:“傳統的雷達只能看到森林頂部的小枝小葉,而無法深入森林內部。”
「太空傘」重達1.2噸,采用與CT掃描類似的方法,通過重復掃描分析樹干切片,并繪制出樹木中木質材料含量的圖像。這種技術可以作為衡量碳儲量的重要指標。“目前科學家一直在測量單棵樹木并試圖進行推斷,但這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迪士尼教授說,“我們正在嘗試稱量熱帶地區一萬五千億棵樹中的碳總量。”
發射后,地面測量工作將繼續驗證衛星發回的數據。「太空傘」的研發始于謝菲爾德大學教授肖恩·奎根的構想,并得到了歐洲和美國一些最優秀的科學家的合作支持。“這是一次國際性的合作成果。”他說。
盡管經歷了數十年的研究和技術挑戰,最終成功將「太空傘」送入軌道。空中巴士公司地球科學主管拉爾夫·科迪博士表示:“衛星上的某些部件非常巨大,包括它那12米長的可伸縮天線。這有點像在太空中展開一把巨大的傘。”
團隊希望在未來六個月內制作出第一批地圖,并在此后的五年里繼續收集數據。「太空傘」將提供年度地圖,不僅顯示儲存了多少碳,還揭示由于森林砍伐而損失了多少碳。“我們過去五十年來的陸地衛星觀測資料受到云層的影響嚴重。”迪士尼教授解釋道,“但P波段雷達可以穿透云層,提供一致、可比較的森林景觀。”
這項技術將為科學家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并為我們理解地球生態系統和氣候變化進程提供更多寶貴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