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周一發布緊急聲明稱,在美軍對伊朗中部福爾多地下核設施發動襲擊后,該處遭受了嚴重破壞。專家們一致認為,這次事件可能徹底瓦解現有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框架。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在緊急會議上表示,美軍使用鉆地彈攻擊福爾多地下核設施,并已造成明顯可見的破壞。盡管目前還無法全面評估該處的具體損壞程度,但現場留下的彈坑清晰可見。
與此同時,在伊斯法罕和納坦茲兩個關鍵核設施內,美國巡航導彈也造成了廣泛的損害。伊斯法罕核設施中與鈾轉化過程相關的建筑物受到重創,而納坦茲燃料濃縮廠則被鉆地彈直接命中。這些襲擊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慶祝美軍行動的成功,并表示衛星圖像顯示伊朗所有核目標均遭受巨大破壞。然而,國際原子能機構前核查政策負責人拉烏夫指出,這次襲擊反而使追蹤伊朗鈾濃縮活動變得更加復雜化。
伊朗方面則迅速做出強烈反應,指責美國的攻擊對全球核不擴散機制造成根本性打擊,并宣布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的政治顧問沙姆哈尼在X平臺上發文表示:“即使我們的核設施被摧毀,游戲也未結束。”他強調,伊朗擁有足夠的濃縮材料和技術知識以及堅定的政治意志來繼續推進其核項目。
倫敦智庫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多爾茲科娃指出,美軍的襲擊可能導致伊朗將高濃縮鈾轉移到其他秘密地點。她警告稱:“這些鈾幾乎肯定會被轉移至更隱蔽且加固的位置,以躲避進一步打擊。”與此同時,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在現有條件下繼續核查工作變得極為困難,尤其是追蹤近9000公斤的濃縮鈾和410公斤接近武器級別的高濃縮鈾的具體位置。
美國對伊朗關鍵核設施發動襲擊引發了全球關注與擔憂。這一事件不僅加劇了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還可能進一步破壞國際社會維護和平的努力,并增加未來核查工作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