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昨日宣布延遲對來自14個國家的商品征收更高關稅,其中包括日本和韓國等重要經濟體。
這一決定正值白宮對部分最激進進口稅實施的90天暫停令本周到期之際。川普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致這14國領導人的信函,警告他們如果未能達成貿易協議,從8月1日起將對這些國家的商品征收25%的關稅。
此前,白宮官員曾表示將尋求達成貿易協議,并因此暫時擱置了原本定于7月9日生效的新一輪關稅。總統強調,加征關稅旨在保護美國企業免受外國競爭威脅,促進國內制造業和就業機會。然而,經濟學家對此表示擔憂,認為這些措施可能會推高美國國內價格并減少國際貿易活動。
周一,美國三大股指全線下跌,豐田汽車股價更是重挫4%。
根據美國貿易數據,日本去年向美國出口超過1,480億美元的商品,成為美國第五大進口供應國,僅次于歐盟、墨西哥、中國和加拿大。韓國緊隨其后,同樣位居前十名。
除了對日韓兩國的關稅威脅外,川普還計劃對緬甸和寮國商品征收高達40%的關稅,泰國和柬埔寨為36%,塞爾維亞和孟加拉國為35%,印尼為32%,南非為30%,馬來西亞和突尼斯則維持在25%。
白宮新聞秘書卡洛琳·萊維特表示,未來幾天可能會有更多信件寄出,并強調總統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各國領導人都在懇求他達成協議”。
當川普在今年4月首次宣布一系列高額關稅時,金融市場陷入動蕩。為此,他暫停了部分最高關稅以進行談判,同時保留10%的稅率。
川普最初將四月征收的關稅描述為“對等措施”,聲稱這些關稅是為了反擊他認為不公平對待美國出口產品的其他國家貿易規則。他以國家安全擔憂為由,宣布對鋼鐵、汽車等行業征稅,并威脅提高藥品和木材等其他商品的價格。
然而,這些多層次政策使貿易談判變得更加復雜,特別是與日本和韓國之間的汽車關稅問題尤為棘手。迄今為止,美國已經與英國和越南達成協議,并與中國達成了部分協議,但關鍵問題仍未解決。此外,美國表示即將與印度達成協議。
歐盟也在進行談判,有報告指出歐盟官員預計不會收到新的關稅信函。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推遲加征高額關稅的消息,讓全球市場稍作喘息,但同時也引發了新的擔憂和不確定性。這一系列舉措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 未來幾個月內仍需密切觀察各國之間的談判進展
- 以及可能的進一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