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辦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機甲盛會——為期三天的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落下帷幕。來自16個國家的280多支大學和企業團隊齊聚一堂,展示他們的最新成果。
在一系列驚險刺激的比賽項目中,機器人們展示了令人驚嘆的能力:它們成功完成了后空翻、穿越障礙賽道,并且在崎嶇地形上行進自如。然而,在一些比賽中,機器人卻顯得笨拙不堪,甚至頻頻摔倒或互相碰撞,場面頗為狼狽。
足球比賽中的小機器人如同多米諾骨牌般接連倒地,而守門員機器人的呆滯則讓對手輕松得分;田徑項目中,一個中國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在沖刺時撞翻了一名工作人員。在跆拳道比賽中,戴彩色手套和頭盔的機器人頻頻揮空,令觀眾笑聲連連。“缺乏目標性”,解說員無奈地評價道,“它們經常對著空氣亂打一氣。”幾輪胡亂出拳后,裁判宣布其中一臺機器人為勝者,它舉起雙臂慶祝勝利,而對手則躺在地上仿佛認輸。這種戲劇化的場面讓觀眾捧腹大笑。
這場活動吸引了數億人觀看,并且得到了官方媒體的廣泛報道,包括在春節期間的人形機器人舞蹈表演和4月舉辦的半程馬拉松比賽,在后者中1.2萬人類跑步者與20個人形機器人的激烈較量備受矚目。
中國政府正通過大量投資推動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以期實現快速突破。北京官員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指出,“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是對當前機器人技術水平的一次全面檢閱。”“盡管存在不少失誤,但這些機器人在移動能力和平衡性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機器人學教授肯·戈德堡表示。
宇樹科技的一款機器人以6分34秒40的成績贏得了1500米室內田徑項目的金牌,這速度雖然遠遜于人類紀錄保持者雅各布的3分29秒63,但已超過許多業余選手的表現。
一些企業家預測,未來的人形機器人將承擔大量體力勞動任務,包括家務、倉儲和工廠作業。然而,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下,即使是把餐具放進洗碗機這樣簡單的動作,對它們來說依然是一大挑戰。“這些比賽有助于公眾了解機器人的實際技術水平。”俄勒岡州立大學的機器人學教授艾倫·費恩說,“同時,這也揭示了該行業正在迅速進步。”
“盡管如此”,他指出目前參賽的大多數機器人仍缺乏規劃和推理等高級功能,通常需要人類操作員進行輔助。“這些機甲仍然非常笨拙”。這場充滿戲劇性和挑戰性的運動會不僅展示了人形機器人的潛力,也提醒我們它們在成為真正實用工具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