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bby

debby

貿易戰下的震撼數據:美國進口暴跌20%,創歷史最大降幅!

近日,美國政府宣布由于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及一系列高額關稅措施影響,4月份美國進口商品量暴跌20%,創下有史以來最大月度降幅。 此次貿易大撤退反映出企業因擔心即將到來的新關稅而提前大量采購。在此之前,許多公司紛紛將產品涌入美國市場,試圖趕在新稅實施前完成交易。然而,這種策略并未奏效,反而導致了市場的混亂和恐慌。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從加拿大和中國等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口量分別降至2021年和2020年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這意味著美國商品貿易逆差(出口與進口之間的差距)大幅縮小至歷史低點,降幅接近一半。“4月份的貿易報告明確顯示關稅的影響已經顯現。”——牛津經濟研究院 自今年1月重新上任以來,特朗普政府已將外國鋼鐵、鋁和汽車等特定商品的進口稅率大幅提高,并對全球大多數商品征收10%的一般關稅。盡管曾短暫性地針對一些國家的產品實施更高稅率,但后來又暫停這些措施90天以便進行談判。 川普總統聲稱,這些措施旨在重建美國制造業并增強其在貿易談判中的地位。目前白宮官員正在緊張地進行談判,以期在下個月的90天期限到期前達成協議。 “這次通話‘非常好’,并強調貿易問題將是未來討論的重點。”——川普總統 與此同時,在周四的一次電話會談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特朗普試圖在貿易戰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因為雙方之間的脆弱停火狀態正顯示出惡化的跡象。中方媒體也確認了進一步會面的安排,并向川普發出了訪華邀請。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一系列關稅措施已使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達到了自193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在早些時候貿易活動激增之后,這種突然的變化導致了貿易急遽放緩,企業正在重新評估如何應對這些新規則。 墨西哥鋼鐵行業報告稱,上個月對美國出口量減少了一半; 加拿大則創下了其有史以來最高的貿易逆差紀錄,達到71億加元,并且連續第三個月出現出口下滑現象。 乘用車進口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 醫藥產品也受到了巨大沖擊,大多數消費品如手機、藝術品、家具、玩具和服裝等的進口數量均出現了顯著下降趨勢。 盡管本月降幅較大,但今年前四個月美國商品總進口量與2024年同期相比仍增長了約20%;出口量則同比增長5%左右。總體上來看,4月整個月的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為616億美元,低于3月份的1383億美元。 這場貿易戰不僅影響到了跨國企業的經營決策,也給全球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川普的關稅政策如同一把雙刃劍,既保護了國內產業,卻又不可避免地打擊了國際商業關系。未來幾個月內,貿易談判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路徑。 美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高額關稅措施已導致4月份進口商品量暴跌20%,創歷史記錄,并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

title1:馬斯克公開懺悔:我對與特朗普口水戰中的言論感到后悔!

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在自己的社群媒體平臺X上表示:“我對上周發布的一些有關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帖子感到後悔。它們太過分了。”這場爭吵源於特斯拉車主將川普的稅收法案稱為「令人厭惡的惡行」,引發兩人公開互砲。 此前,川普宣佈他與馬斯克的關係已經結束,並表示無意修復兩人的關係。該預算案包括大幅減稅和增加國防開支,已在眾議院通過,目前由參議員進行審議。 馬斯克敦促美國人致電華盛頓的代表以“否決該法案”,並警告將導致下半年經濟衰退。他還無根據地聲稱川普出現在與已故性侵犯者傑弗裡·愛潑斯坦有關的未公開政府文件中,白宮駁斥了這項說法。 川普回應稱馬斯克“瘋了”,並威脅要取消SpaceX價值約380億美元的政府合約。他在接受NBC採訪時表示:“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因為他非常不尊重人。你不能不尊重總統的職位。” 💬 馬斯克似乎在周末刪除了他的許多帖子,其中包括一條呼籲彈劾川普的帖子。雖然馬斯克是川普2024年總統競選的最大捐款人,並被認為是總統的得力助手,但前助手史蒂夫·班農卻呼籲將他驅逐出境。 美國副總統JD Vance則表示:“我希望埃隆最終能夠回歸”,但他也承認“考慮到這位億萬富翁已經‘發了瘋’,這可能很難。”大多數共和黨人希望兩人和解,而民主黨對此爭鬥的進展則採取袖手旁觀態度。 他們之間的衝突發生在馬斯克離開政府效率部(Doge)後不久,當時他僅任職129天。

危機中的希望:美國頂尖學府共謀應對國際學生簽證問題!

一場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機正在醞釀之中!哈佛大學正與全球頂尖學府磋商,以應對特朗普政府新出臺的學生簽證禁令,確保受沖擊最大的國際學生能夠繼續學業。 芝加哥大學和倫敦商學院等名校已開始商議如何安置原本計劃在哈佛入學的外國學生,但如今可能因簽證問題而無法赴美。知情學者透露,這些學府正討論將受影響的學生轉移至其他國家的分校或合作機構,以確保他們不受影響。 同時,其他美國高校也在積極行動,考慮通過海外校區和國際合作伙伴來安置他們的現有及新入學國際生。 紐約大學、東北大學等擁有全球多個校區的院校表示,若簽證問題持續惡化,他們或將重新分配海外名額給非美籍學生。 特朗普政府此前曾宣布禁止哈佛招收國際學生,并暫停審核所有外國學生的簽證申請;甚至撤銷了一些參與反以色列示威的學生簽證。據美國商務部數據,約110萬名在美的外國學生每年為美國帶來450億美元的經濟收益,他們不僅是重要的學術貢獻者,更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佛羅里達州羅林斯學院校長康威爾強調:“國際學生的存在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豐富了課堂討論和學習體驗。”該校約有10%的學生來自國外。康威爾表示,“目前所有學生都在焦急等待新的簽證與續簽機會,若問題得不到解決,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寒蟬效應。” 哈佛大學則正在通過法律途徑挑戰特朗普政府的禁令,并制定應急計劃以確保國際生能在今年夏天和秋季繼續在哈佛學習和工作。“我們不會坐視不管,”哈佛校長加伯表示,“我們將盡一切努力保護我們的學生和學者。” 與此同時,在美國其他高校就讀的國際學生們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他們擔心一旦回國過暑假后將無法返回。為支持那些決定留在美國度過假期的學生們,明尼阿波利斯市瑪卡萊斯特學院正積極籌款并創造更多實習機會。 這一系列事件凸顯了當前教育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不確定性,也讓人們意識到國際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重大轉折點!中美貿易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稀土出口限制或將解除!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倫敦與英國高層官員會面后,于昨日向世界宣告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中美雙方已經達成了歷史性的協議!這場長達數年的貿易戰終于看到了曙光。 川普總統在他的「真相社交」平臺上發文表示:「我們與中國達成的協議已完成,但需經我和習近平主席最終批準。」 美國將獲得所需的稀土金屬,這對于現代科技至關重要。 中國學生可以再次進入美國大學就讀,川普總統對此表示滿意。 此前,中美雙方已經原則上達成緩和貿易緊張局勢的框架。但自上次暫時休戰協議以來,雙方不斷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協議,使局面再次陷入僵持。 今年早些時候,川普總統宣布對多個國家進口產品征收全面關稅,其中中國受到最嚴重打擊。北京方面則對美國進口產品提高了高達145%的報復性關稅,引發了進一步的貿易戰升級。 在本次倫敦會議中,雙方重點討論了稀土礦物出口問題。稀土元素對于制造手機、電動車等現代科技產品至關重要,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應國。 美國商務部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表示:「我們已經達成了實施日內瓦共識的框架。」他補充說:「一旦總統批準,我們就將努力執行。」 新一輪談判是在唐納德·川普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通話之后進行的,川普稱這是一次「非常好的談話」。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表示:「雙方已原則上達成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共識和日內瓦會晤共識的框架。」 在本周會談之前,中國商務部周六表示,已經批準了部分稀土出口許可證申請,但未透露涉及哪些國家的具體細節。 川普總統周五表示:「習近平主席已同意重啟稀土材料貿易。」這表明雙方正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以緩和長期以來的貿易戰局勢。 隨著中美兩國達成歷史性協議,全球經濟有望迎來新的穩定期。然而,未來仍充滿變數,雙方需要不斷努力才能確保這場長達多年的貿易戰終結在和平之中!

中國控制全球稀土出口,美國企業將迎來停產寒冬?

二十年前,印第安納州的稀土磁鐵生產工廠紛紛轉移到中國,當時正好迎來了汽車、半導體、戰鬥機和機器人等產品對磁鐵需求的大爆發。如今,美國正在為這場「供應鏈大逃亡」付出代價。 2019年,中國宣布對稀土出口實施限制,令全球產業陷入震驚與焦慮之中。而現在,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加劇,這種影響變得更加嚴重——美國的汽車製造商正處於斷供邊緣! 中國在稀土礦業和加工方面擁有巨大的競爭優勢。這些產業幾乎不需要承擔高昂的環保合規成本,並且政府無限預算支持大型工廠建設。此外,全國有39所大學設立了稀土化學專業,而美國卻沒有類似的教育資源。 中國還掌控著全球絕大部分重稀土精煉產能(超99%),這些稀有金屬對於製造耐高溫、抗電場磁體至關重要。這意味著在高科技領域,美國越來越依賴中國的供應。 回溯到2010年中日領土爭端期間,中國對日本實施了兩個月的稀土禁運,引發了全球對其主導地位的高度關注。此後,多屆美國政府嘗試重啟本土產業,但進展緩慢。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芒廷帕斯的唯一稀土礦曾在1998年因環保問題關閉,直到2017年才重新開採。然而,該礦仍將分離後的稀土運往中國進行深加工,因為當地加工成本極低。 一家位於新英格蘭地區的新創公司鳳凰尾礦(Phoenix Tailings)正嘗試填補這一空白。利用廢棄礦渣提取金屬,鳳凰尾礦在麻薩諸塞州伯靈頓設立了工廠,四臺大型機器每三小時可產出約3公斤的純金屬錠。 該公司首席技術官小托馬斯·比利亞隆表示:“眼下這就是一場賽跑。”鳳凰尾礦正計劃擴大生產規模至200噸/年,但即便如此,仍遠不及中國工廠一個月的產量。對於美國而言,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將需要長期而艱巨的努力。從提高本土生產能力到開發替代材料,每一項進展都至關重要。然而,在這場全球科技競賽中,時間就是金錢,每一步都要爭分奪秒。 隨著中美貿易戰持續加劇,美國汽車製造業和其他高科技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稀土供應斷裂風險。鳳凰尾礦等新興技術或許能為解決這一問題帶來希望,但距離實現大規模替代中國供應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完全自動駕駛即將來臨!Uber明年春天在倫敦試行無人駕駛計程車

優步宣布將于明年春天在倫敦推出無安全駕駛員的全自動駕駛汽車服務——這將是全球首個大規模試行項目,預示著城市交通即將迎來革命性變革! 此次合作對象是英國知名人工智能公司 Wayve。Wayve 公司一直在根據現行法規,在人工監督下于城市街道上進行技術測試,積累了大量寶貴的數據和經驗。 此前,英國政府已多次修改無人駕駛汽車的相關規定,以適應這項新技術的發展需求。原計劃2026年在英國道路上投入使用自動駕駛車輛,后推遲至2027年下半年。如今,為了加快小型自動「類公交與計程車」商業服務的落地,政策框架正在加速制定中。 目前尚不清楚優步的無人駕駛試驗車輛是否將向公眾開放——公司表示仍在敲定具體細節。一旦法規允許,優步計劃通過其英國應用程序將其作為常規選項推出給用戶使用。 根據英國交通部的數據,至2035年,自動駕駛技術可能為該國創造多達 38,000 個就業崗位,并帶來高達420億英鎊的經濟效益。然而,上個月倫敦地鐵全國秘書安迪·普倫德加斯特在接受BBC采訪時表示,無人駕駛汽車和計程車可能會引發「重大社會影響」——包括失業問題等潛在風險。 今年5月,我曾乘坐一輛搭載Wayve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穿越倫敦市中心,在30分鐘的旅程中,盡管有一位人類安全駕駛員在場,但他從未動過任何控制裝置。該車成功應對了所有潛在危險,包括交通擁堵、臨時紅綠燈、騎行者甚至路中央拄拐杖行走的人。 優步于今年3月在德州奧斯汀推出了一項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并表示其無人駕駄車輛可以每周7天、每天工作20小時。乘客可以選擇乘坐這種新型計程車,且票價與傳統出租車相同。 特斯拉也計劃在今年6月在同一城市推出競品服務。 盡管全無人駕駛汽車已在其他國家的公共道路上行駛了數百萬英里(如中國、阿聯酋和新加坡),但它們是否比人類駕駛更安全仍有待進一步調查。根據美國的研究數據,自動駕駛車輛發生事故的概率明顯低于人工駕駛員。 福特Mach-E配備了傳感器和雷達系統,人工智能實時控制系統可以精準地操控車輛的每一個動作。相比人類駕駛員,它顯得更加謹慎小心,確保旅途安全無虞。

震驚!日本可能取消對海外游客的免稅政策,購物天堂不再?

近日,日本政府內出現了一股新的聲音,要求對外國游客征收原本享有的消費稅優惠。這不僅是財政緊張的產物,更是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濫用行為和減輕國內家庭負擔。 近年來,到日本旅游的外國游客數量激增,尤其是在東京銀座和淺草等地,熙熙攘攘的游客讓這些地方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根據日本觀光局的數據,今年4月訪日游客人數首次突破390萬人次,創下單月歷史新高;而去年外國游客在日本的消費總額更是高達8萬億日元(約711億新元),刷新了歷史紀錄。 然而,在一片繁榮背后,日本自民黨卻提出了一個激進的想法——取消對外國游客的消費稅豁免。這一政策改革旨在緩解財政壓力,并防止消費稅優惠被濫用的情況發生。據自民黨的稅務改革方案顯示,如果取消訪日游客的消費稅豁免,政府每年可額外獲得超過2000億日元的資金。 令人震驚的是,一些外國游客在享受免稅政策時,并沒有遵守相關規定。例如,在東京羽田和成田國際機場海關進行的一次抽查中發現,有九名購物總額高達33億日元的外國游客未帶免稅商品離境,導致約3.4億日元的消費稅流失。 為遏制這種濫用行為,日本當局計劃從2024年11月起在機場內直接退還購物者的部分款項。然而,自民黨首席顧問麻生太郎對此表示質疑,認為此舉不僅費時,還會讓欺詐行為變得更加復雜。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對訪日游客稅收政策的討論更多地是為了迎合日本選民的需求,在即將到來的參議院選舉中爭取選票。此外,近年來旅游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政府希望通過與游客相關的稅改措施確保地方財政穩定。 對于這一潛在的變化,許多外國游客表達了擔憂和失望之情。“在這里買東西真的很便宜,但如果沒了消費稅豁免政策,我可能就不會再大肆購物了。”一名在唐吉訶德超市購物的新加坡游客蔡艷玲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日本政府的這項提議無疑將對訪日游客市場產生重大影響,未來幾個月內必將引發廣泛討論與關注。

震驚全球:787夢幻客機首次墜毀背后隱藏的秘密

星期四墜毀的印度航空公司夢幻客機是一架波音787-8型飛機。這是自2011年這款夢幻客機首次投入使用以來發生的首起致命事故。 空難發生后,波音公司的股價在美國股市盤前交易中瞬間暴跌8%, 開盤后繼續下挫約5%。這架失事的印度航空171號航班本應飛往英國倫敦,卻在從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起飛不久即墜毀;機上載有242人,包括兩名飛行員和10名機組人員。 這一悲劇不僅玷污了夢幻客機的安全記錄,也讓波音公司新任總裁奧特伯格重建安全信心的努力遭受重大打擊。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波音已獲得初步報告,并正在積極收集更多信息。 此前,波音787型飛機雖未發生過致命空難,但多有發動機問題困擾各地航空公司,導致頻繁停飛或減班。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多年來也針對787型號進行了多次安全審查,包括去年拉美航空航班在空中驟降的事件。 2019年,一位舉報人在華盛頓聽證會上呼吁全球停飛所有波音787飛機, 但遭波音駁斥,并表示對這款飛機充滿信心。目前,大多數國際航空公司都在使用這種夢幻客機,總數超過1100架。該機型以其出色的燃油效率和噪音控制享譽全球。 2018年和2019年,印度尼西亞及埃塞俄比亞分別發生兩起因波音737 Max飛機故障導致的空難,共造成346人死亡。 此后,這款機型停飛近一年才重新啟用,并在全球范圍內廣泛使用。上個月,波音公司還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議,同意支付11億美元以避免被起訴。 印度航空業的安全記錄一直起伏不定, 但隨著航空運輸的蓬勃發展和乘客數量激增,其安全記錄已有所改善。自2012年起,印度航空公司開始運營夢幻客機,并目前擁有約30架這種遠程飛機。 根據統計數據,飛行事故最可能發生在起飛或降落階段。 此次失事的印度航空171號航班在起飛后僅達到約190米的高度便墜毀。印度上一次重大空難發生于2020年8月,當時印度快運航空一架較小型號波音737-800客機在惡劣天氣中降落時滑出跑道,造成至少18人死亡。

震驚!Meta AI用戶無意間泄露了大量敏感信息

如果您發現自己的網路搜尋紀錄被放到網路上供所有人查看,您會有什麼反應呢?恐怕這並非只是假設。一些 Meta AI 的用戶可能在未經察覺的情況下就遇到了這種問題。 近日,一位網路安全專家指出,Meta AI 用戶的提示和結果被發佈在公共資訊流上,這是個“巨大的用戶體驗和安全問題”。這些貼文有可能直接連接到用戶的社群媒體帳號,使得某些搜尋內容可以追蹤到特定個人。這意味著一些用戶可能在未經意間將他們的私人搜尋紀錄公開分享給全世界。 例如,有些人在 Meta AI 上要求生成衣著暴露的人物,或者利用它來幫助考試作弊。這些行為一旦被公佈,不僅會影響個別使用者的隱私安全,還可能會帶來法律和道德上的後果。 Meta 方面則表示,聊天預設是私密的,如果用戶公開帖子,他們可以選擇稍後撤回。在分享貼文之前,系統會彈出一條警示訊息提醒:“您發布的提示是公開的,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請避免分享個人或敏感資訊。”然而,根據一些查詢的私密性,許多用戶可能仍不清楚自己的搜尋內容會被發佈到 Meta AI 應用程式和網站上的公開「發現」提要中。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項搜尋可以透過用戶名和個人資料圖片追溯到某人的 Instagram 帳戶。例如,有個搜尋要求 Meta...

震驚世界:短短60秒內,241條生命瞬間消逝的悲劇背后隱藏著什么秘密?

印度民航部長周五宣布,在艾哈邁達巴德印度航空墜機現場發現了致命的黑盒子! 拉姆·莫漢·奈杜·金賈拉普證實,印度飛機事故調查局(AAIB)在28小時內找到了這架失事飛機的飛行數據記錄器。 週四,這架從艾哈邁達巴德飛往倫敦的航班起飛不到60秒后墜毀在居民區,除一名幸存者外,所有乘客全部罹難,地面上至少有8人喪生。 金賈拉普先生強調:“黑盒子的找到標志著調查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并將“極大地幫助對災難的調查”。 飛機通常攜帶兩個黑盒子——一個記錄飛行數據(如高度和速度),另一個記錄駕駛艙內的所有聲音,以便調查人員可以聽到飛行員的談話并留意任何異常噪音。 美國航空調查局 (AAIB) 正在領導調查墜機原因,美國和英國的團隊也參與其中。波音公司執行長凱利·奧特伯格表示,公司正在支持調查。 印度航空公司表示,這架波音 787 夢幻客機于當地時間13:39(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8:09)從艾哈邁達巴德薩達爾瓦拉巴伊帕特爾國際機場起飛后不久墜毀,機上有169名印度公民、53名英國人、7名葡萄牙人和1名加拿大人。AI171航班原定于英國夏令時間18:25降落在倫敦蓋威克機場。 飛機會散在200公尺范圍內,撞擊力極其猛烈,撞毀了梅加尼納加爾(Meghani Nagar)的多棟建筑。目前還不清楚地面上究竟有多少人遇難,但據英國廣播公司獲悉,至少有8名不在飛機上的人員死亡。 週五,印度總理莫迪在飛機失事現場停留了大約20分鐘。雖然他沒有對記者發表講話,但他在YouTube頻道上發布的視頻顯示,他在現場走動并檢查廢墟。根據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的數據,在空難發生之前的一年里,這架波音夢幻客機787-8已經完成了700多次飛行。這架印度航空的飛機已有11年機齡,最常飛行的航線路包括孟買和杜拜之間的航班,以及首都新德里和歐洲目的地。 印度民航總局(DGCA)已下令對印度航空的波音787-8和787-9機隊進行額外的安全檢查,稱這是一項“預防措施”。

Page 12 of 51 1 11 12 13 51

Recommend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