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立委劉書彬于11日發表聲明,強烈要求中央研究院正視核電科技以及碳稅問題,并適度討論修法以符合當前核能使用現狀,推動永續能源政策,確保臺灣能源不受政治干擾。
近期,劉書彬針對中研院凈零碳排的科學研究提出質詢。他指出,現有的老舊核電廠若經重新檢查并優化,結合新科技,仍可繼續運作,并不一定要全部除役。全球目前還有新型核電技術的發展選項,建議討論修正《環境基本法》與《氣候變遷因應法》中的“非核家園”論述,以免將路走窄。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則表示,從科學角度來看,只要改善問題并導入新科技監測,核電廠繼續運作是有其可能的。然而,能源政策涉及科技、經濟、社會和政治四層面,中研院會盡量用科技解決社會疑慮及政治困難,并進一步降低經濟和社會成本。若科技條件成熟,中研院對核電作為能源發展選項之一表示肯定,但修法與政策方向仍需整個社會共同參與討論以凝聚共識。
劉書彬回顧2022年11月中研院發布的《臺灣凈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其中曾略述碳費、碳稅制度架構。然而至今已兩年半過去,仍未見進一步研究成果,反觀歐盟將于2026年正式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兩者對比之下,顯現出政府在能源政策上的不足。
劉書彬強調,科技不應僅限于象牙塔中的理論探討,更需要實際帶動社會發展。他呼籲中研院以“科學家的良心”為準則,不受政治力干擾,并從制度與社會層面同步推動永續政策。
劉書彬的呼籲不僅關注當前能源政策的科學依據,還強調了科技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他希望中研院能夠積極參與相關政策討論,為臺灣未來的能源發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建議。